“研”路有你 共享“晨”光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健康领域中首先提出: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,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、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,吸引幼儿主动参与。”通过日常观察和活动分享,教师捕捉到孩子们对于晨间活动有了更多新的自主思考、对具有挑战性的器械材料有了新需求。打破平淡、突破瓶颈——一场关于晨间活动的教研由此开始。

理论备实 研有所思

基于儿童立场、坚持问题导向,在业务园长曹静佳老师的带领下,老师们从正视“晨间活动的价值”入手,研讨现阶段晨锻需要改善的问题。

蒋涛老师:大班儿童好学好问,喜欢有挑战性、竞争性的运动内容;各类基本动作、各项身体基本素质都迅速发展,能够掌握一些较难的动作,自我控制能力提高,学习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,能积极主动地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。我们大班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,提供多种运动材料,来不断增强幼儿的兴趣。

耿琳琳老师:小班儿童动作的协调性、灵敏性,以及力量、耐力等方面都较弱。有各类基本动作的经验,但能力较弱,喜欢模仿,情绪波动大,运动行为往往受教师和同伴的影响,常把假象当现实,喜欢独自随意摆弄器械材料。针对日常我们设置的运动目标,并不是每一个儿童都能完成和达到。我们觉得是能根据本班和本年级组儿童的特点,现阶段的发展,不断去改变目标和游戏的可玩性。

孙莹莹老师:中班儿童已积累了一定的走、跑、跳等基本动作的运动经验,当材料充足、运动氛围宽松时,儿童能积极与材料互动,探索出多样化的身体活动方式。我们中班是把一周的五天分为两块晨间活动时间,周一至周三为基本器械练习、游戏时间。周四与周五是幼儿混合与材料混合的挑战游戏,类似于大班老师所说的体能大循环游戏。

走进新场 共研设置

研讨之后,三个级部的老师们走进现场,调整场地与材料,增添可行的器材,模拟组织形式等。通过深度游戏体验,以儿童视角,研讨出更适合本园孩子的晨间活动和场地。

教有所思、研有所获,优化晨间活动的过程中,老师们共同思考、共同启发,相互交流、经验共享,我们将继续立足幼儿,继续推进晨间回答的研究,让孩子快乐运动,有效锻炼。

您当前的位置:

首页    “研”路有你 共享“晨”光
来源:无锡市梁溪区梁新幼儿园
创建时间:2024-03-29 09:40:29